山西運城:春來麥起身 節水灌溉忙
位于山西省南部的運城市素有“晉南糧倉”之稱。眼下,當地430余萬畝小麥陸續進入返青期,正是春耕春灌的時節。
在運城市臨猗縣的山西愛科農家庭農場,管理人員姚立方合上機井開關擰開出水閥,水流便通過鋪在麥地里的微噴帶流了出來。
山西愛科家庭農場承包經營了1300余畝小麥,托管土地3萬余畝,正在打造智慧農業家庭農場,讓小麥澆水更節約、更智能。
在山西運城,當地農民正在春澆。(受訪對象供圖)
微噴帶是一種節水灌溉設備,日常鋪設在田間,管壁有均勻分布的微孔,水流經過微孔形成霧化狀水柱,從而可以實現低流量、高均勻度的精準灌溉。
“我們測算過,澆一畝地大水漫灌澆兩次水的水量,通過微噴帶可澆三次水,后者更省水、省力、省電。”姚立方說。
農場的一些耕地正在用噴灌機澆地,噴灌機噴幅可達30米寬,全程自動化作業。“40畝地20個小時就可以澆完,以往漫灌需要200個小時左右。”姚立方指著遠處的噴灌機說。
“我們還有智慧化管控系統,通過操控無人巡田機,可以實時監測小麥長勢、缺水缺肥情況,手機就可以查看。”姚立方邊說邊打開手機展示小麥長勢數據。
近年來,運城市大力發展智慧農業,智能噴灌設施、無人機、物聯網等新技術進入田間地頭,成為春耕生產新景象。
為有效保障各類機械正常運轉,國網運城供電公司成立13支“電小田”服務隊,主動走訪當地4753戶農業排灌重點用戶,加強設備改造、檢查,保障春澆期間用電平穩有序。
“我們為春灌用電開辟了綠色通道,農戶可通過‘網上國網’App一鍵提交報裝用電申請,服務隊會主動上門進行辦理。”運城供電公司營銷部工作人員劉棟梁說。
“各項基礎設施運行穩定,隨時都可以澆地,今年小麥畝產有望達到1400斤。”姚立方笑著說。